5月13日,一个众多车企竞相发布新车的吉日,这一天,第四代博越L、全新智己L6、魏牌全新高山等重量级新车纷纷亮相。在这些车企的发布会上,几乎每一家都提到了即将于2026年实施的GB38031—202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以下简称“2025新国标”),并宣布自己的新车已经提前满足了这一标准。
奇瑞汽车在“安全之夜”活动上表示,新国标对电池的热失控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在热失控后2小时内火势不得蔓延,而奇瑞的技术已经可以实现48小时无蔓延。这一表态,无疑为奇瑞的电动车安全性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就在几天前,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动车辆分技术委员会又公布了一份新的文件——《电动汽车车载动力电池耐久性要求及试验方法》(以下简称“耐久性要求”)。这两份文件,分别从电池的安全性和性能两个角度,为下一代动力电池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其中,耐久性要求中提到,三元锂电池在电池衰减方面并不占优势。这意味着,在相同的条件下,三元锂电池要满足法规的要求将面临更大的挑战。长期以来,由于磷酸铁锂电池的化学特性限制,三元锂电池一直受到中高端车型的青睐。然而,随着新国标的实施,三元锂电池的门槛将进一步提高,搭载三元锂电池的新车价格或许也将随之攀升。
新国标:电池安全的最高标准
2025新国标被誉为“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在扩散测试方面,新国标对电池的安全要求进行了全面升级。原来的标准是电池在热失控后5分钟内不起火、不爆炸,而新国标则要求电池在热失控后必须做到不起火、不爆炸(同时仍需报警),且烟气不得对乘员造成伤害。这是首次将“热失控后不起火、不爆炸”作为强制性标准写入国标。
在底部撞击测试方面,新国标的要求也极为严格。它要求电池包在受到直径30mm钢球以150J能量撞击后,必须做到不泄漏、不起火、不爆炸。而且,这一标准适用于所有乘用车。这无疑对车企在电池包结构设计、防护材料选择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快充车型的日益增多,其可靠性和实际循环寿命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新国标对此也进行了明确规定,要求电池在经历300次快充循环(SOC区间为20%~80%)后,仍须通过外部短路测试,以防止电池出现性能衰减和安全隐患。
然而,关于电池的循环寿命,国内现有的标准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现有的标准只针对电池电芯进行循环寿命试验,而没有在整车上进行测试。由于测试温度、测试工况以及试验条件的单一性,这些标准并没有充分考虑和覆盖实际用车场景对动力电池衰减的影响。而新公布的“耐久性要求”则对电池的循环寿命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五年/100000公里的纯电车型,其电池电量(SOCE)的最低性能(MPR)不得低于82%。这一要求与现在手机的电池健康度类似,旨在保证消费者在购买电动车后,其电池健康度在使用五年时仍能保持在82%以上。
此外,一位参与标准制定的消息人士透露,下一代动力电池的能耗标准将更加严格,将增加在高低温条件下的能耗要求。这一举措旨在引导企业与电池厂商共同解决电动车在寒冷地区的续航问题,从而推动电动车的普及和发展。这也将对企业的能耗管理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纯电车型上。
三元锂电池:溢价空间或被压缩
新国标的实施时间已经明确,新申请型式批准的车型将从2026年7月1日起执行新标准,而已获得型式批准的车型则将从2027年7月1日起执行。这意味着,尚未达到新国标要求的整车和动力电池企业还有一年的时间来进行技术升级和改进。 在这一背景下,各大电池厂商和车企纷纷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宁德时代宣布,其旗下的麒麟电池、神行超充电池、骁遥电池、巧克力换电电池及自动驾驶专用电池包均已经通过了新国标的认证,覆盖了乘用车、换电及商用车领域。这一消息无疑为宁德时代在电池市场的地位增添了更多的筹码。
与此同时,极氪、岚图汽车、吉利汽车、零跑等车企也相继宣布获得了权威三方认证机构的检测报告及认证证书,成为了首批获得新国标检测报告的车企。这些车企的表态,无疑为电动车市场的竞争增添了更多的火药味。
然而,在新国标的压力下,三元锂电池的溢价空间或许将被压缩。由于三元锂电池相较于磷酸铁锂电池具有更高的活性和不稳定性,更容易发生热扩散,因此其通过新国标法规的挑战也将更大。这意味着,车企和电池企业在满足新国标要求的同时,还需要在三元锂电池的安全性方面进行更多的投入和研发。这无疑将增加三元锂电池的成本,从而降低其溢价空间。
然而,宁德时代却在这一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其搭载NP(无热扩散)技术的三元锂电池组麒麟电池产品已经率先通过了新国标的严苛测试,成为了业内首款获得检测报告的高倍率快充电池。这一成果无疑为三元锂电池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然而,尽管三元锂电池在技术上取得了突破,但磷酸铁锂电池的性能上限仍然对其构成了一定的挑战。消费者在购买电动车时往往希望既能获得较长的续航里程又能保证电池的安全性。因此,车企在选择电池类型时需要权衡各种因素。随着新国标的实施和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车企在性能、安全、经济等维度进行平衡的技巧也将受到更大的考验。
对于那些没有电池技术的车企来说,新国标的实施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他们需要在短时间内提升电池技术以满足新国标的要求,否则将面临被市场淘汰的风险。因此,在未来的电动车市场中,那些拥有先进电池技术的车企将更具竞争力。 在三元锂电池领域,车企将更加仰赖电池供应商的助力。
实际上,国家标准的每一次迭代,都是对过时技术的清洗。新技术融入汽车,往往让旧技术黯然失色。因此,那些能未雨绸缪的车企,总会提前规划技术革新与量产,力求最大化消费者的利益。
至于那些尚未取得新国标通行证的企业,其时间窗口正迅速收窄。毕竟,符合国标仅是及格线,及格而已。特别是那些企图通过三元锂电池配置,在中高端车型上谋求溢价的车企,面对三元锂电池上车门槛的提升,其溢价空间或将遭受挤压。涨价,还是采用成本更低的替代方案,已成为它们亟待解决的棘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