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13-88666001
  • xnyld@guanhoujx.com
  • 关注我们 :
冠猴新能源
  • 首页
  • 集团官网
  • 产品中心
  • 解决方案
    • 食品整厂输送线
    • 屠宰肉类分割输送线
    • 智能仓储/物流整厂输送线
    • 汽车轮毂轮胎整厂输送线
    • 智慧化生产系统
  • 新闻资讯
    • 石家庄企业公告
    • 石家庄行业动态
    • 石家庄技术前沿
  • 视频欣赏
  • 联系方式
  • 首页
  • 集团官网
  • 产品中心
  • 解决方案
    • 食品整厂输送线
    • 屠宰肉类分割输送线
    • 智能仓储/物流整厂输送线
    • 汽车轮毂轮胎整厂输送线
    • 智慧化生产系统
  • 新闻资讯
    • 石家庄企业公告
    • 石家庄行业动态
    • 石家庄技术前沿
  • 视频欣赏
  • 联系方式

行业动态

  • 首页
  • 新闻资讯
  • 石家庄行业动态

石家庄电池“零碳”背后:或掀起新一轮市场格局变动

  • 日期:2022-04-30
  • 编辑:石家庄冠猴智能
  • 点击:3556 次

整车和动力电池产业链的“零碳”愿景,背后推动的是整个产业链技术创新、工艺革新、极限制造和材料耗能结构的转变,而伴随着零碳标准和战略的推进,从材料、设备,到电池领域的竞争格局有望重塑。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当天,远景科技集团对外发布了《2022碳中和行动报告》,从减排路径、零碳产品、零碳产业园、全球零碳技术伙伴等层面晒出了过去一年的碳中和成绩单。

在报告中,远景透露了一则重要信息:集团旗下远景动力生产的一批供给奔驰的EAHE2201A型号锂离子动力电池——基于全生命周期方法(“LCA法”),进行了从原料开采到生产的碳足迹分析,并通过绿电应用和碳汇采购的方式进行抵消,获得国际权威认证机构TüV南德颁发的“碳中和认证(PAS2060)”,这也是TÜV南德在动力电池领域颁发的首张碳中和证书。

“新能源汽车排放中,电池贡献了超过30%的排放,‘零碳电池’将极大助力行业进行减排。我们通过细致的核查与严谨的计算,得出了远景动力这款电池符合国际标准的碳排放数据。”TÜV南德新能源与零碳服务板块负责人许海亮如此表示。

截至目前,远景动力已同奔驰、雷诺、日产、本田、一汽等国内外头部车企展开深度战略合作,到2026年,远景动力将在全球布局超过300GWh的零碳电池产能,同时赋能动力电池上下游脱碳,形成绿色新工业生态。

跨国车企陆续加入“零碳阵营” 电池减碳迫在眉睫

在日益严苛的碳减排政策压力下,包括沃尔沃、大众、日产、宝马、戴姆勒、保时捷、现代等超过14家跨国车企公布了各自的碳中和时间表或减碳计划。其中,宝马集团计划到2030年与供应商协作实现减排20%;保时捷宣布到2030年实现全价值链的碳中和;沃尔沃表示,其位于中国成都、大庆的工厂分别于2020年、2021年实现了100%使用可再生能源。

“国际头部车企碳中和的路线都非常清晰和明确,他们对于供应商也有着明确的目标和时间线,目的是实现整个产业链的碳中和。”远景动力执行董事、中国区总裁赵卫军表示,沃尔沃提出其Tier 1电池供应商,务必在2025年之前实现100%使用可再生能源,否则无法进入其供应链。另外,保时捷要求供应商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可持续能源,减少碳排放量。

可以看出,在碳中和战略下,跨国车企除了自身制造的碳中和时间表,对上游供应商也提出了具体要求,并在积极寻找具备低碳、零碳电池生产能力的电池企业进行合作。

市场和政策层面,欧盟已经对动力电池减碳及碳足迹设置了明确的时间表,2024年开始实施,届时,碳减排水平不强的电池企业,在进入欧盟市场时将承担额外的碳税成本。未来随着政策的不断加强,未达到排放标准的产品将无法进入欧盟市场。

 此外,不少产品大量出口到欧洲市场的电池材料企业也反馈,欧洲客户已经对材料的零碳和碳足迹提出越来越清晰的要求和目标。  基于国际头部车企碳中和战略,目前国内电池、材料企业也纷纷向“零碳”转型。目前,包括远景动力、宁德时代、LG新能源、国轩高科、华友钴业、圣钒科技等产业链企业都在探索“零碳”电池路径。

“零碳”推动技术和工艺革新 产业链竞争再添变数

据悉,2021年,远景科技集团旗下各办公区域、制造基地采取了20多项节能措施,全年减少了约5万吨运营碳排放,占全年总运营碳排放量的39%。其中,远景动力通过工艺改造、节能增效、可再生能源电力开发和使用以及绿电交易等方式,实现了2021年交付的每GWh电池的碳排强度同比下降了16%。

《2022碳中和行动报告》介绍了远景创新打造的“零碳产业园”模式:

2022年4月,远景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一期项目建成投产,产业园内布局的“新型电力系统”和“零碳数字操作系统”,共同支撑了远景零碳电池智能制造的实现——风机、光伏、储能与智能物联网协同形成的清洁、稳定、高效的新型电力系统,为生产提供100%零碳能源供给;基于智能物联操作系统EnOS和方舟能碳管理平台打造的零碳数字认证体系,赋予园区内电池、材料、整车等产品可追踪溯源、符合国际标准、经过权威机构认证的“零碳绿码”。

据介绍,“零碳绿码”作为电池在全球贸易中的绿色“通行护照”,承载着一个基于方舟系统的智能化信息集成及管理体系,对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涉及的“物质流”和“能量流”进行实时监测与录入,并全方位展示了产品全生命周期每一个环节的信息追踪,且可通过权威机构的认证。

远景的“零碳绿码”将一码打通信息传递与备案,帮助产品打破贸易壁垒进入国际市场。

在材料端,远景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通过风光储氢技术的协同,将实现100%的绿电供应,直供入驻园区内的电池上游合作伙伴,降低正负极、电解液等高耗能制造环节的碳排放,从而实现整个电池产业链的低碳甚至是零碳。

“电池上游材料如正极、负极、电解液都是高耗能产业,用电成本占比比较大。”赵卫军表示,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目前已实现80%用电由绿电直供,电价比内蒙古标准工商业电价低20%左右,“材料企业落地除了能帮助其实现零碳,用能成本也会降低,对产品竞争力有着非常大的提升。”

据电池中国了解,能源成本占上游电池材料制造成本的30%左右,依托低成本绿电的大规模应用,无疑会进一步提升相关材料企业的成本优势,使得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拥有更多主动权。

值得注意的是,电池的零碳过程,绿色、高效、节能制造势必会成为趋势,无疑也将带动锂电装备的技术升级和优化,极限制造、工艺优化、效率升级等诉求都将对锂电设备企业提出新的要求。

上文提到的《2022碳中和行动报告》显示,远景动力江阴工厂于2021年进行了一系列工艺革新,例如导入涂布烘箱的蒸汽冷凝水余热回收、产线湿度控制,优化正极搅拌工艺;采用高效制冷系统,综合COP>6(CoefficientOfPerformance制冷系数),并选用低GWP(GlobalWarmingPotential全球变暖潜势)的环保型制冷剂;引入远景智慧能效管理软件和方舟能碳管理系统,实时监测能碳数据,及时发现异常消耗,精益管理用能成本等。

宁德时代在零碳电池制造中,也对锂电装备提出了类似的要求,如在模切分条、卷绕等多环节通过设备来提升检出率。

随着越来越多的电池企业加入“零碳阵营”,未来各家企业都会在绿色制造、高效生产及极致制造等环节对设备企业提出新的要求,进而带动设备领域的新一轮技术革新和竞争。

正如零碳电池解决方案助力远景动力在全球激烈的头部车企电池竞争中“撕开一个口子”,拿下多个头部客户一样,未来在追求零碳的步伐和力度上,也或将在电池材料、设备领域产生类似的结果。

赵卫军透露:“远景在鄂尔多斯的零碳产业园模式,已经为远景提供了电池全流程的零碳可借鉴、复制样本,未来将会在全球复制推广。” 报告显示,远景零碳产业园模式还将在欧洲、澳洲、中东以及东南亚等地区复制推广。远景科技集团的目标是,未来十年,远景将携手合作伙伴在全球建设100个零碳产业园,届时每年将为地球减碳数亿吨。

新闻资讯

  • 石家庄企业公告
  • 石家庄行业动态
  • 石家庄技术前沿

推荐新闻

石家庄航天大洋1600T海上风电安装平台完成吊重及升降试验
石家庄航天大洋1600T海上风电安装平台完成吊重及升降试验
2025-01-21
石家庄电价大改革:“能涨能跌”影响几何?
石家庄电价大改革:“能涨能跌”影响几何?
2021-10-13
石家庄生产规模最大、技术最领先、产线最先进,国内名企把“最硬的鳞”放在武汉
石家庄生产规模最大、技术最领先、产线最先进,国内名企把“最硬的鳞”放在武汉
2021-10-12
石家庄福清建设全球最大薄膜智能制造基地
石家庄福清建设全球最大薄膜智能制造基地
2021-10-09

热门标签

外轨循环线 窑炉外轨线 锂电窑炉外轨线 慢充 快充 风电机 广东 如约出行 广汽能源 装配线
  • 地址:
    南通市海安市双楼镇东联大道26号
  • 邮箱:
    xnyld@guanhoujx.com
  • 电话:
    0513-88666001
冠猴新能源
不同需求的用户,永远是我们孜孜以求的坐标和不断超越自我,争创一流的动力!冠猴期待与国内外各界朋友真诚合作,共创辉煌。

案例鉴赏

  • 石家庄滚筒线
  • 石家庄链条线
  • 石家庄链板线
  • 石家庄网带线
  • 石家庄皮带线
  • 石家庄包装机
  • 石家庄清洗解冻
  • 石家庄提升机
  • 石家庄螺旋输送
  • 石家庄顶升移载
  • 石家庄食品行业专机
  • 石家庄锂电窑炉外轨道线
  • 石家庄分道机

订阅

获取我们最新产品优惠信息和资讯
© 2009-2024 冠猴新能源 苏ICP备202100578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