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动汽车市场的波澜壮阔中,首批尝鲜的车主们正面临着一个进退维谷的窘境。当他们萌生更换电池或爱车的念头时,却愕然察觉手中的电动汽车在二手领域的身价已然大幅缩水。更有甚者,有的车主仅在购车三年后欲更新换代,却无奈发现其座驾在二手市场的估价竟仅为当初购车价的区区三成有余。这背后,实则映射出电动汽车厂商深层次的战略规划。
在国内电动汽车行业内,能够实现盈利的企业寥寥无几,绝大多数仍深陷亏损的泥潭,部分企业的亏损额度更是惊人地高达百亿级别。然而,这些企业之所以能够勉强维系运营,关键在于它们对资本市场的强烈依赖。即便在车辆销售环节蒙受损失,但只要销量能够攀升至足够的规模,便能吸引资本的青睐,从而确保企业的生存与持续发展。
销量,已然成为电动汽车企业的生命线,尤其是对于众多新兴汽车制造企业而言,销量更是关乎其生死存亡的关键。这些企业专注于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与生产,但遗憾的是,至今无一能够跻身国内汽车市场的销量排行榜前十。自去年以来,多家新兴汽车制造企业陷入了发展的瓶颈期,这迫使它们不得不孤注一掷地追求销量的增长。
为了抢占市场份额,电动汽车企业在新车领域掀起了一场愈演愈烈的价格大战。从去年至今,已经历了至少三轮大规模的价格调整,部分车型的价格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便暴跌近十万元。新车价格的急剧下滑,使得车主们刚刚喜提新车便面临资产迅速贬值的残酷现实。
尽管在2024年,电动汽车企业凭借大幅度的降价策略成功赢得了市场的青睐,占据了国内新车市场超过一半的份额,但好景并未持续太久。随着燃油车企业的强势反击以及外资车企业在欧美市场丰厚利润的支撑下大幅降价,电动汽车企业在新车市场的攻势遭遇了严重的阻碍。
为了维持销量的持续增长,电动汽车企业开始将目光投向二手车市场这片蓝海。尽管企业方面纷纷表示与此无关,但零公里二手车的涌现却无情地揭露了企业与二手车市场之间那层若即若离的神秘面纱。二手车经销商透露,他们在销售零公里二手车时能够从部分电动汽车企业那里获得返利,这无疑进一步证实了企业与二手车市场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零公里二手车的价格通常仅为新车价格的七成左右,预计2024年零公里二手车的交易量将突破百万辆大关。这些车辆的涌现对二手车市场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导致车主手中的电动汽车在二手市场的身价一落千丈,难以脱手。
与此同时,网约车市场的蓬勃发展也对二手车市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网约车、出租车等行业对能源成本极为敏感,如今这些行业几乎全部采用了新能源汽车。由于使用频率极高,这些车辆在短短两三年内行驶里程往往超过20万公里,电池性能严重衰退。大量这样的网约车涌入二手车市场,使得消费者对二手电动车望而却步。
网约车市场恰好是电动汽车企业青睐的领域,因为这个市场的车辆更新速度极快且几乎被电动车所垄断。这进一步加速了车主手中电动车的贬值速度。如今,电动车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已经与消费电子产品无异,一旦购买便很难再通过出售来实现资产的变现。对于众多家庭而言,电动车的购置费用是一笔不小的开支,频繁更换显然并不现实。在这场电动汽车价值缩水的迷局中,车主们的权益无疑受到了严重的损害。